专业股票配资 中企加速“走出去”,临港如何成为出海启航首选地?
发布日期:2025-03-23 01:01 点击次数:181作为“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临港正在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出海服务保障体系专业股票配资,以成为全国更多机构和企业的出海启航首选地。
3月21日,2025中资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大会上,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主任陈金山表示,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加速重构和中资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把走出去发展作为加强国际产业合作的重要路径,并逐步从初期的国际化探索向更深层次的全球化布局迈进。
目前,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承接3亿美元以下的对外直接投资备案行政审批事权。5年来,临港备案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项目412个,中方投资总额65.6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临港实现了成功出海。
“临港新片区离世界很近,也离未来很近,我们始终致力于成为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发展合作的战略支点和重要跳板。”陈金山表示。
打造出海启航首选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对外投资健康安全有序发展,强化法律、金融、物流等海外综合服务,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布局。
我国是对外投资大国,2024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38.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5%。对东盟地区投资增长较快,较上年增长12.6%,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从行业看,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2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29.7亿美元,同比增长9.1%。其中,我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7.6%。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阮世松表示,中国对越南的投资不断增加,累计至2025年1月,中国有效项目在越南近5200个,总注册资金超过31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越南的投资结构也日益多元化,逐步迈向高新科技、工业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绿色能源、现代服务等领域转变。
“越南政府欢迎中国企业在创新绿色增长、数字转化型、绿色能源、智慧城市、工业制造业、数字金融、交通基础设施、医疗保健等等中国有优势、越南有需求和优先发展的领域扩大合作、加大投资,继续加强经验交流和技术转让,帮助提高越南产品的生产能力和附加值。”阮世松表示。
根据“五个重要”的要求,临港新片区要努力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
如何进一步推动中资企业高质量出海?
陈金山表示,临港新片区将充分发挥临港“先试先行”的制度创新优势,特别是在跨境和离岸金融、跨境和离岸数据、高能级航运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进行更大程度的开放压力测试,进一步建强“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包括法律服务、投资服务、融资服务、投资服务、保险服务、产业链协同出海、数据跨境出海等一系列专业化服务。
同时,临港在集成电路、智能汽车、民用航空、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等前沿产业发展,具备明显的产业生态优势,具有较强的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能力,临港新片区愿意通过这些制造业优势,帮助企业特别是产业链企业“抱团出海”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此外,临港新片区将充分发挥临港“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的综合优势,为落地临港的企业提供安家落户、教育医疗等方面全市最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为相关海内外人才在临港发展、从临港“走出去”发展提供更好的医疗教育保障、运动休闲保障和安家立业保障。
强化走出去综合服务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表示,从商品走出去,到工厂走出去,服务走出去,再到资本走出去,品牌走出去,中国企业国际化能力的提升,已然是全球经济要素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
但是,由于当前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更加增多,周汉民表示,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需要从政策、法律、安全、资金、技术保障等多个层面加以支持。比如,要加大综合性政策的支持力度,提供法治保障的强支撑,更加全面构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法律服务体系,以及提升企业走出去的竞争力。
当前,临港新片区正聚力打造“SAGG(Special Area Going Global)新片区出海”特色品牌,助力企业从“成功出海”向“出海成功”跃迁。
“临港的制度创新优势是做好走出去工作的核心竞争力。”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金融贸易处副处长殷军表示。
比如,在离岸金融方面,临港在全国率先试点放宽非居民并购贷款限制,进一步满足“走出去”企业融资需求。得益于该优势政策,浦发银行成功完成首单科技企业跨境并购贷款试点业务审批,为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跨境并购国外某知名科技企业的交易提供并购贷款。
不过,全球化突围靠的不是企业的单打独斗,不仅需要产业链的协同出海,更需要服务机构的伴随出海。
2024年6月21日揭牌成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临港“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是全国首家服务企业“走出去”的线下办事大厅,目前已有超过300家专业服务机构入驻平台,覆盖金融、法律、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20个专项服务领域。同时对接国际组织超过50家、服务本土跨国企业250家。在线上,平台构建了完善的服务矩阵,提供备案咨询、国别风险、数据跨境正面清单查询等实用工具;并链接至跨境通、法务通、金服通、航运通等数字化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全场景集成服务效能。
同时,临港还推出了“AI+出海”智能解决方案、临港新片区《“走出去”平台服务规范》等成果,提升和规范企业在出海过程中所需的各项服务流程,引领全国企业出海服务向标准化、专业化进一步迈进。
临港新片区“走出去”的服务范围也向全国进一步拓展。大会上,13个临港新片区“走出去”全国服务分站和24个海外联络站发布。
“目前我们在对接的出海企业还有上千家,大部分都是外地的。”上海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仓龙对第一财经表示,新片区的出海服务是面向全国的,不局限于新片区。
基于这一覆盖全国以及境外重点地区的服务网络,殷军表示,将围绕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组建出海联合体,建立抱团出海的新模式。
当天临港还发布了《临港新片区关于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企业“走出去”全生命周期需求,设置四大支持领域,包括支持企业“走出去”总部、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发展以及支持举办高能级对外投资主题活动等,以更大力度优化企业“走出去”服务软环境,进一步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
接下来,“临港新片区要进一步拓宽临港‘走出去’综合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鼓励支持更多企业从临港‘走出去’发展壮大。”陈金山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行
相关阅读
区位优势之外,高增长的另一个动因,是这片区域不断加强的枢纽型贸易主体集聚效应。
272 03-19 17:12
不断推动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提质增效,在深化制度创新上当先锋、作示范,推动形成更多引领性、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
35 03-17 22:22
美股大跌并不意味着A股会受益,历史数据显示美股大幅下跌时,A股和港股通常表现不佳。
61 03-17 15:17
出海经历了从技术、产能到品牌的转变,现阶段在高端制造、消费电子等领域表现突出。
292 03-13 20:26
被业内认为一定程度上起到“美化”财务报表的作用专业股票配资。
108 01-16 16:1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